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

时间:2024-01-09 11:45:53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外宣布,他们收录了迄今为止中国科学记录最完整的鸭嘴龙类胚胎。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1

长着像鸭子一样扁平嘴巴的鸭嘴龙类,有着怎样的发育特点?科学家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中披露了两件距今约7200万至6600万年的完整鸭嘴龙胚胎化石,并得出结论:小型的蛋与晚成雏龙是鸭嘴龙类的原始性状,此类胚胎在孵化较长一段时间后,四肢骨骼才完全长成。

近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BMC生态与进化》联合发表了相关论文。

研究团队介绍,鸭嘴龙类胚胎并非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但是这两件新的鸭嘴龙胚胎化石是迄今为止在同类中保存得最好的。胚胎所在的蛋为长径约9厘米的椭圆体,容积约660毫升,胚胎部分约占整个蛋的40%,胚胎蛋有着约0.4毫米厚的蛋壳,微观结构显示其属于圆形蛋科。

化石标本现馆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将这组标本昵称为“英贝贝”。它们发现于江西赣州,距今约7200万至6600万年。根据胚胎的头骨、脊椎和四肢骨骼的独特形状,科学家推断出蛋中包含的化石胚胎属于鸭嘴龙类。这是一类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龙。

鸭嘴龙类传统上被分为两类:头骨上有精致空心脊冠的赖氏龙亚科,以及没有这种脊冠的栉龙亚科或鸭嘴龙亚科。一般来说,鸭嘴龙亚科所产的蛋比赖氏龙亚科要小许多(容积分别为900毫升和4000毫升),因此孵出的雏龙也较小。

根据化石复原的鸭嘴龙类胚胎图。(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鸭嘴龙亚科的雏龙被认为比赖氏龙亚科的发育程度更低,特别是在肢骨的形成方面。也就是说,鸭嘴龙亚科的雏龙是晚成的,它们在孵化后,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四肢骨骼才完全长成。相比之下,体型较大的赖氏龙亚科雏龙则是早成的,出生之后可以很快加入龙群。

经过对比,研究团队得出结论,此次发现的“英贝贝”胚胎蛋中,蛋和胚胎都很小,与鸭嘴龙亚科相似,这表明小型的蛋与晚成雏龙是鸭嘴龙类的原始性状,而赖氏龙亚科更大的蛋与早成雏龙是衍生的。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2

还记得去年年底,“全球最完美”的一枚“恐龙宝宝”化石藏身泉州民营博物馆的事情吗?2022年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再次对外宣布,“恐龙宝宝”家族再添一员,他们收录了迄今为止中国科学记录最完整的鸭嘴龙类胚胎。凭借它们,可以回答一些关于恐龙发育和繁殖的重要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借助这些难得的科研标本,泉州业界将持续开展相关科普活动,让更多孩子近距离了解恐龙知识,了解地球演变进程。

保存得最好的鸭嘴龙类胚胎

近日,围绕这一重大发现,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联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记录了这一难得的发现。

2000年左右,英良集团搜集了一批疑似蛋化石。2015年始,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建期间,在福建省文物局的支持和组织下,他们着手对标本进行全面梳理,并着手对一些有潜在研究价值的标本进行清修,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胚胎与特异保存的蛋化石。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开始对此批标本做详细的研究,前后借助了同步辐射、MCT扫描等技术手段来检视标本,由此促成了去年底“最完美恐龙宝宝”等发现。

“这次的发现不能说是一个完美胚胎,只能说在全球同类恐龙中最完整。”博物馆馆长钮科程介绍说,该鸭嘴龙类胚胎被命名为“英贝贝”,与此前的“最完美恐龙宝宝”同属原产于赣南地区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距今约7200万至6600万年。

这枚鸭嘴龙胚胎化石蛋长径约9厘米,与此前食肉类“最完美恐龙宝宝”不同,鸭嘴龙是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龙,它们都长着极具辨识度的像鸭子一样的扁平嘴巴。据悉鸭嘴龙类胚胎并非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但是这两件鸭嘴龙胚胎是迄今为止在同类中保存得最好的胚胎。

藏身博物馆的鸭嘴龙胚胎化石

开拓企业另类升级路径

“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恐龙化石宝贝。”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说,从石材制造实业到博物馆科普文化推广两者互为裨益,开拓了企业另类升级的路径。

博物馆因恐龙化石引发关注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当年科研人员与博物馆人员共同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恐龙足迹,长度达58厘米左右。

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这枚足迹化石目前也藏于博物馆内。2020年11月7日,由福建省文物局发起,英良博物馆参与了在龙岩上杭上百个恐龙足迹的发现工作,结束了福建省“没有恐龙”的`历史。2021年及今年他们又陆续发现了两枚极具科研价值的“恐龙宝宝”胚胎。

“一年一个重大发现,随着‘宝贝’的增多,我们将陆续开展挖掘其背后的社会价值的工作。”钮科程说,近期博物馆将开始准备做一些科普研学活动,开设研学课,特别面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孩子们。此外,他们还将把这些绝无仅有的恐龙IP与区块链数字经济进行挂钩。

据悉,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入列第二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同时也是福建省科技馆分馆。馆内集中展示了从天外陨石、岩矿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筑到现代石材艺术及应用的完整脉络,以石材为载体见证地球、时间的演变和生命的进化。

配套的创意园区内还设置了化石矿物清修实验室、石文创品牌集合店、现代石材家居体验馆等。英良博物馆是泉州众多由企业孵化的工业旅游基地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培育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个、省级工业旅游精品路线2条、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2项,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3

5月11日,中外学者在《BMC生态与进化》联合发表论文,描述了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赣州盆地白垩统河口组的恐龙胚胎。这组被称为“英贝贝”的标本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是迄今科学记录最完整的鸭嘴龙类胚胎,可以回答一些关于恐龙发育和繁殖的重要问题。

此次描述的鸭嘴龙类胚胎原产于赣南地区白垩纪晚期地层中,距今约7200万年至6600万年。胚胎所在的蛋长径约9厘米,容积约660毫升,胚胎部分约占整个蛋的40%,胚胎蛋有着薄薄的约0.4毫米厚的壳。根据胚胎的头骨、脊椎和四肢骨骼的独特形状,学者们推断“英贝贝”属于鸭嘴龙超科成员。

鸭嘴龙类是一类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的大型植食性恐龙,长着鸭子一样的扁平嘴巴。传统上,鸭嘴龙类恐龙被分为两类:头骨上有精致空心脊冠的赖氏龙亚科,以及没有脊冠的栉龙亚科或鸭嘴龙亚科。一般来说,鸭嘴龙亚科所产的蛋比赖氏龙亚科要小许多,因此孵出的雏龙也较小。

不仅如此,鸭嘴龙亚科的雏龙还被认为比赖氏龙亚科的发育程度低,特别是在肢骨的形成方面——鸭嘴龙亚科的雏龙晚成,它们在孵化较长一段时间后四肢骨骼才完全长成。相比之下,体型较大的赖氏龙亚科雏龙早成,出生之后很快就可以加入龙群。对于演化生物学家来说,这个有趣的差异自然会产生一个关于鸭嘴龙祖先性状的问题:在孵化过程中,其雏龙是晚成还是早成?

“此次发现的胚胎化石,其蛋和胚胎都很小,与鸭嘴龙亚科相似,结合其分类位置,很可能表明小型的蛋与晚成雏龙是鸭嘴龙类的原始性状,而赖氏龙亚科更大的蛋与早成雏龙是衍生的。”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邢立达看来,这是“英贝贝”恐龙胚胎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科学新知。

《我国福建现存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