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

时间:2024-01-09 11:50:57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一片小小的教育天地便是三尺讲台,在小小的课室里,教育者和孩子们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它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下面是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的意思。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1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明白,也许它永远都没有一个最终答案,但今天我想提供一个暂时的答案,教育就是在变化的时间中寻找确定不变的价值。

教育很奇妙,因为它是针对活人的。“活”字,三点水加一个“舌头”的“舌”,水是流动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人是在变的,时间也在变,教育就是在变化中找到那些相对稳定的东西。中国早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价值、情感,跟今天这个时代还是相通的,例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男女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讲的是人在自然变化中的感触,这些美好的东西具有稳定性,这就是教育要探求的。

教育具有现实性,一定是在现实的人间进行的事业;教育又具有超越性,一定是超越现实而指向某些更重要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人之美”——花开是美的,男女爱情是美的,人间亲情是美的,所有的善事都是美的……美的涵盖面很广。从某种意义而言,教育就是要让人类活在美中,活得更美。

在真正的美面前,语言是苍白的。《论语》里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有的美只能让人赞叹,但很难清晰地表述,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与美相遇的过程。科学是追求并利用“真”,哲学是探究并深入“善”,文学艺术是记录并展开“美”,而真、善、美又是相通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教育要指向的目标。

民国时期的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美的相遇,它体现在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全过程。重温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对教育本质会有更深的体悟。

民国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把人塑造成“成功者”,因为成功是没有标准的,而是要成全人,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最好、最美的自己。用美来定位教育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因为美是务虚的,而中国人太务实了。教育不应该是功利的,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总统或富豪,不是在受教育阶段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2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国旗下的讲话范文

三尺讲台,是一片小小的教育天地,每时每刻,和孩子们的故事都在上演,或感动,或温馨,或烦恼,回顾走过的教育历程,有迷茫,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温暖,这就是我和一群农村孩子们的美丽邂逅。

身为教师,有时总感觉自己力量薄弱,微不足道,每个学年末,都有或多或少的'痛苦与哀伤,快乐与忧愁,充实与迷茫,但我想,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是我教育生涯中挥之不去始终萦绕着的幸福。

这一年,我从小学跨入到了初中,这是从教以来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像一位新手教师一样,谦虚地、忐忑地再次与43个孩子相遇,共赴一段生命的旅程,一场美好的修行。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我的眼前浮现的却依旧是几年前的那一群稚气“小豁牙”。

转眼间,孩子们已经长高、长大,褪去了些青涩稚气,不变的是纯真可爱。我们还是需要彼此重新认识,重新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身份的转变,思想的过渡,生理心理的变化,新特点、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直在他们身边陪伴了七年的我,自认为对他们很了解,但青春期的转变让他们变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这群特殊时期的“小家伙”耗费了我极大的精力和体力,让我尝尽了苦乐酸甜。每天晚上,处理完文件我就坐在桌边埋头钻研教材、心理教育,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仔细地写下点滴,就为了能跟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家伙’们”有更多的对话空间和思维碰撞;课间,我经常和他们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曾经打工的艰辛,家庭趣事,渐渐地,孩子跟我拉家常,距离在一点点消失。此时,总觉得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温暖着学生,更温暖着我自己。

也有头疼伤脑筋的时候,或许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小家伙”,绞尽脑汁去引导好不过三秒,面对面促膝长谈收效甚微,苦口婆心讲道理也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忍无可忍之下也会批评他们,但即便如此,也于事无补。殊不知,我的学生和我一样,都在努力适应这个新身份,接受一个新的自己。我试着冷静下来,放缓脚步,慢慢适应,努力走近这群特别的孩子们,我惊喜地发现,在他们身上依旧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纯真善良与可爱,他们身上星光熠熠。

我恍然意识到:成长,是一个缓慢的推进过程,在这条路上,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关爱、引导不可或缺。成年人在面对新生事物时,尚且有恍惚、有闪失,更何况是这群懵懂的“小家伙”呢?其实那些小问题、小错误,都是孩子们抹不去的成长的印记啊!

还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做教育要有平常心,不能只想着功利,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带着平常心踏实走好每一步,在这场温暖的修行中,蓦然回首,你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我们自己!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优秀与平凡,勤奋与调皮,是孺子可教,或是摇头叹息,都是我们教书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而这每一次经历都在让我们不断成长。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3

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我们的老师用同样的案例、数据、理论进行教学。但是,这使得我们的孩子不得不从别的地方再学习,这也许就是我此刻存在的意义。

在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题,不是随随便便找的题,它是归纳总结的结果。我经常给孩子们讲“学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找到背后的“道与术”才是关键所在。

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而记住。我们的课堂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论证的严密与否。

教育要做的是唤醒,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有智慧、理性、意志、品格、美感以及直觉等生命的能量。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知识超载与爆炸的时代,教育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潜在的自我,促使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创造力的觉醒。

教育也不仅仅是解放天性,而是要唤醒孩子内心,解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

教育要做的是唤醒,而不是填鸭式灌输知识。那么,该如何去唤醒孩子的求知欲与创造力?

当一个学生想自己爬上墙头,却够不到时,一个好老师不会把学生抱到墙头上,而是在旁边悄悄地递一把“知识的梯子”。当学生自己找到梯子,爬到墙头后,看到更美的风景,他会欣喜的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