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人待物礼貌知识

时间:2024-07-11 09:32:18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文明是举止,是生活方式,是对每个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有礼有节。接人待物礼貌知识,你有在平时的时候学习过吗?这是我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起来看看吧。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1

文明是举止,是生活方式,是对每个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有礼有节。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常拿着正在织的毛衣,带我到亲戚家串门。我的父亲家在北京生活十三代了,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我们的亲戚都住在大小不同的四合院里。母亲一路走过去,我就不停地听亲戚们向她问好,“二奶奶来啦,今儿可是好天儿。”母亲会说:“托您的福,今儿天儿不错。”他们总是那么有礼貌,谦谦的,我就是这么长大的。

当然,在“文革”的时代,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礼貌一度成为资产阶级的遗产,成为被革命的对象;相反,骂人和说脏话,成为一些人“革命”的一部分,好像无产阶级的本质就是骂人和说脏话似的。这种对“无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理解,显然是对无产阶级的真正侮辱。

老北京人,比如我父亲那一代没落的满族人,从民国革命后,家里生活就愈发贫困,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可是老北京人的礼节,在他们相互的交往中,成为彼此尊重的界限,不管家里是穷是阔。实际上,礼节使人们之间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不管社会地位如何,保持了个人的尊严。

可是,礼节一点点被废除了,而粗鲁就成为我们生活的自然而然的空气。有一次,我致书给一位很红的'女作家,因为我上课请学生读她的书。再说,女作家没红之前常到我家来。这位女作家回信的时候,既不写我的名字,也不署她的名字,还对我说,这次联系上了,将来就多联系。我收到她的电子邮件时,看着这种信直吃惊,想,这个人真是阔起来了,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我就再也没有回信。因为我不习惯这样的来信。我以为既使是好朋友,彼此的关系也是有礼貌界限的,更何况是陌生人呢?

后来,我就见怪不怪了。我收到的来信中,很多都不是那么客客气气的,直呼其名,再说你好,就算很不错了。我意识到自己对礼貌的期待散发着帝国时代遗老遗少的檀香味,在这个现代的社会是很不合时宜的。不过,我还是习惯了,无论给谁写信,都以“君”相称。彼此都作谦谦君子,设想对方是一个彬彬有礼之君子,岂不好吗?

其实,礼貌不仅是教养的问题,而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为女士开门,给年老体弱的人让座位,在人多的地方不推推搡搡的,彼此都让一步等等。文明不是你有大学学位,文明不是你有家财万贯。文明是举止,是生活方式,是对每个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有礼有节,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因为礼是文明的界线和标志。孔子所向往的“周礼”,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我们的政府为“文明建设”一直在很努力地推进各种各样的礼貌活动。比如我在国内的时候,就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后来还有“十条文明礼貌用语”活动,甚至“谢谢,你好”都成为文明礼貌用语的一部分,可见这么多年来,国人连“谢谢”都忘记说了。现在,政府又在提倡新一轮关于“荣辱观”的社会道德建设活动了。看来,我国的社会礼节教育都要动用国家力量了。不过,这种活动还是让人高兴的,因为说到底,提倡社会道德礼节总是好事。

在如今的时代,提倡礼貌大概是重建文明的第一步。也许文明的第一步就是,该说话的时候,婉转一点;写信的时候,也请客气一点;接人待物的时候,更礼貌一点。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2

1、当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时

A、第一顿饭不要吃饺子,传统交往行为中,饺子有送别的含义,俗称“滚蛋包”。

B、倒茶时,切忌壶嘴对着客人,“壶嘴”谐音“虎嘴”,一个含义避免“老虎”避免煞气冲人,其次意味要送客离开。

C、用餐期间,不要把空碗、空碟收走,不要扫地、抹桌子,这些行为有“驱赶客人”的意思

D、此外,旧时传统子女夫人不与客人同桌共餐,尤其是女儿和夫人;递茶、酒时,用双手;款待客人的菜,一般为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2、 我们去别人家做客时

A、进门后,首先要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主人家的长者、女性,不然会视为无礼貌,轻视主人家

B、不要携带药包蜡烛之类,不吉利的东西,传说会有“脏东西”跟后面,容易引进门

C、不要进入生意人的“账房”和女性的“秀房”这两房,因为外人进入账房会赶走财神,进入秀房则带入恶煞。

D、吃饭时,如果有菜式鱼,不要把鱼翻过来,俗话“客不翻鱼”,其他菜品也似切忌即取即吃,切忌乱翻,否则被视无教养。

3、相送礼物时

A、扇子、手巾不送人,传统有“送扇,无相见”、“送巾,断根”、“送巾,离根”,有与人断绝关系的意思。

B、不要送甜米果,民间过年家家户户有蒸甜米果是习俗,平时只有亲人去世守孝才蒸,意味诅咒别人

C、探病是,一般送苹果、桔子、桃子之类,代表平安吉利,逃离病魔

此外,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中,还有很多传统说法,比如“上朔会客必争夺”,因为日值上朔,诸事不宜。“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年级大的人,切忌留宿,恐防老人家有什么不测。“会交朋友,交些铁匠、木匠;不会交朋友,交些道士,和尚”,这里面有避嫌的含义,希望不要招来祸端。

在今天看来,传统很多交往的讲究、禁忌,不免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这些礼仪,更是古人一种约束自己,尊重别人的行为规范,是为了在日常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中,体现个人的教养,与人愈加相处和睦!

《接人待物礼貌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